“流媒体编剧室”“背后捅刀俱乐部”,美媒给政府部门大改名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7日文章,原题:“战争部”开了个好头。
美国总统近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正如他之前所言,“这样听起来更顺耳。”笔者非常赞同,我们那些含糊其辞的命名惯例,例如《平价医疗法案》和《公平法案》,常常因为名字过于笼统宽泛,而掩盖了政府部门的真正职能。为什么要止步于“战争部”呢?让我们甩掉繁文缛节和委婉修辞,给每个政府机构取一个最直白明了的名字吧。
农业部=“超高糖分补贴部”?
没人真正知道农业部到底在做什么,笔者建议它换个名字——超高糖分补贴部。热量超标的糖分被掺进廉价的加工食品里,通过电子福利(也就是所谓的“食品券”)分发给公民,再用昂贵的减肥药控制美国人疯狂增长的腰围。农场和制药公司以牺牲“糖分上瘾者”的健康和利益为代价获得胜利。
商务部应该叫“企业敲诈部”。日前,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将近10%的股权转让给美国政府;稀土开采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向五角大楼出售了15%的股份;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现在必须缴纳15%的出口税才能在某些国家销售先进芯片;日本制铁公司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日前正式完成,向美政府交出了一笔“黄金股”。
今年2月,苹果公司宣布对美政府投资5000亿美元,4月政府“奇迹般地”免除了对iPhone征收的部分关税……股票加上关税收益可能最终流入国家主权财富基金。1980年《拜杜法案》明确允许大学等研究机构对于联邦政府资助的发明创造享有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但这也让研究机构越来越商业化,不少研究人员成立公司谋利。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于要求这些企业缴纳重税一事表示:“我们给了大学数千亿美元用于科学研究。难道你不觉得让美国政府和纳税人从中分一杯羹很公平吗?”
劳工统计局=“疯狂猜谜局”?
近日,美国总统下令解雇劳工部下属的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并指控她“出于政治目的操纵就业数据”。鉴于数据如此频繁地被修改,我们就把劳工统计局称为“疯狂猜谜局”吧。
像印钞机一样的财政部应该直接叫“印钞部”。1971年,一盎司黄金的价格是35美元,现在却超过3600美元;标注“1美分”的明信片邮票实际售价却是61美分……这个部门可真是印出了一大堆绿油油的“彩纸”。美联储也参与其中,它更适合被称为“经济学博士的联邦储备系统”。现在,美国总统还想把它们当作削减利率的好用抓手。小心你的钱包。
CIA=“流媒体编剧室”?
教育部改名为“补习教师充分就业小组”更合适。超过一半的美国人识字率低于小学六年级水平。或者,我们可以称这个部门为“每年提高大学学费部”,实际上这些收入是通过联邦政府的学生贷款担保来实现的。邮政服务呢?就叫“昂贵的过时慢递”吧。联邦调查局可以被称为“总统选举操纵组织”。中央情报局(CIA)显然是“流媒体电视剧情发展编剧室”,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网飞编剧需要他们提供灵感素材。美国国会则可改名为“诽谤和背后捅刀俱乐部”。
美总统撤销了给公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90亿美元拨款,因此不再有纳税人为“全国偏见电台”缴纳智商税。如果我们诚实直白地喊出政府机构“名副其实”的称谓,也许公众会真正支持削减那些尸位素餐的部门。让它们的名字更“顺耳”吧!(作者安迪·凯斯勒,白鹭译)
评论